2022年5月2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它的研究目的、对象、过程、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在这里,我们简要谈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独立起源并延绵发展至今的原生态文明,但文献有关古代中国的确切年代,只能追溯到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再往前就有较大的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外学者据此否认夏代的存在,从而否定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为了科学编排夏商西周的相关年表,从1996年5月开始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此项工程由李学勤、李伯谦、仇士华、席泽宗四位学者担任首席科学家,200多位学者共同参与,通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交叉的方式联合攻关,于2000年9月通过项目验收,形成了《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基本建立了西周的年代序列,并确立了商代盘庚迁殷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300年、商代始年约为公元前1600年、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的大致年代框架。在断代工程结项前,学者们深感在政府的支持下,以集体项目、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因此李伯谦、赵辉、王巍等先生建议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以及早期发展的特点、路径等重大问题。该工程于2001年11月获得国家立项,从2002年开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多学科交叉的手段,联合国内外近400位专家学者进行攻关,先后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四五”期间的重大项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历程
从2002年至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总体可以分为预研究、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五期等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重心各有差别。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阶段(2001—2003年)。这一阶段由李伯谦、赵辉和王巍总体负责,以公元前2500—公元前1600年的中原地区为工作的时空范围,设置九大课题,共有90多位学者参加,主要以多学科结合研究文明起源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为探源工程的正式施行提供合理方案。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一阶段(2004—2005年)。该阶段以“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区文明形态研究”为题展开研究,设置了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研究、聚落形态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研究、经济技术发展状况研究、文明形态研究等五个重大课题,并围绕晋南豫西地区龙山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分布范围和华夏文明起源问题开展工作。考古学者通过对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大致建立了夏代的考古学谱系,为确定夏文化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与此同时,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的发掘取得重要进展,观象台遗址的发掘可以和《尚书·尧典》记载密切关联,为论证陶寺文化提供重要线索。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二阶段(2006—2008年)。这一阶段,研究时空均有较大扩展,首先是时间延伸至公元前3500年,研究的空间也扩大到了整个长江、黄河和西辽河流域。设置了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各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等四个重大课题,其中年代学研究成果突出,依据新的资料和技术,对黄河、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年代框架进行了更新,龙山文化的整体年代下限下移了200年。学者们提出,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各自建立了独立的文明形态,中原地区则是多种文化汇聚而进入早期国家;中国文明形成是周边文化融入中原的文化多元一体化过程。这一阶段的相关成果主要汇聚于多卷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三阶段(2009—2012年)。这一阶段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从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多学科研究,扩展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现代科技应用与支撑研究、文物保护与展示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四阶段(2013—2018年)。这一阶段项目设置延续了第三阶段的方案,将时空范围进一步扩张至整个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和边疆地区。
根据首席专家王巍介绍,第三、四阶段主要关注各自领域的研究与文明演进关系的研究,重在分析解答环境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精神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关系等问题,为研究和解释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背景、原因和机制等深层次的问题提供条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第五阶段(2020—2024年)。该阶段由陈星灿、张弛担任负责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转到区域文明化进程方面,设置了北方长城地带、中原和海岱地区、长江流域等三个课题,并对中华文明起源进程进行整体性研究。
几个阶段的研究,由公元前2500年逐渐延伸到公元前3500年,研究区域范围由中原地区逐步扩展到黄河下游,长江中游、下游以及西辽河流域等,研究的内容也由考古分期、聚落形态逐步拓展到自然环境、生业、资源与精神领域,对文明的起源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未来的探源工作任重道远
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会上公布了探源工程的重要成果,介绍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形成历程。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总的来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年间取得的成果极为丰硕。一是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方式方法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从时间深度确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早期性;二是通过分区研究和综合研究,对中国各区域的文明进程进行了立体式研究,如对良渚文化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等长时段的发掘和考古分析,确定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广度和文明发展路径的多样性,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模式、道路与特点有了整体性、深层次的理解;三是破除了西方学界提出的“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束缚,依据中国考古资料,兼顾其他文明的特点,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这不仅适用于中国文明研究,也适用于如玛雅、埃及等文明的研究,“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后,国家文物局从2017年开始启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点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其中已经启动的“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新石器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夏文化研究”等项目与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密切相关,通过系统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将极大推进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学术价值重大,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推进,长期开展的系统工程。20年的探源工程取得的只是一个初步的、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的工作依然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下一步,探源工程将综合各地中心遗址发现和研究的不平衡性,关注更多区域的文明的形态;深入研究更早的年代(距今8000年乃至10000年)文明起源的早期情况,展开整体性综合研究并在理论上不断总结、深化,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普及工作,以史育人,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要求: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