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强调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根据通知要求,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要论述选编》。这部著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为开卷篇,分九个部分,收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一百八十多段。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改进党的作风,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说过,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这就简单明了地指出了党性的直观概念。从党员个体来看,党性是每名政党成员参与政党生活时,在态度、立场、作风等方面的表现,展示了党员个体与政党组织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如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绝大多数贫困县已经脱贫摘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已经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已下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河北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其中产业扶贫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将圆满收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发展产业不仅是实现脱贫、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也是确保持续增收、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各种科学思想方法的血脉和根基所在。当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应用于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并不断被提炼升华,底线思维这一极具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的思维方法也就应运而生。
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指出,今年下一阶段,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着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强调要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面小康,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如何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五位”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各领域协调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围绕相关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对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浩然进行了专访。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伴随着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的优异成绩,区域性整体贫困、绝对贫困的问题得以历史性解决。然而,如何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的目标,如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进而为乡村振兴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民心基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对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坚忍不拔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党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变化的精准把握,对于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