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12月19日,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碳中和学会年会暨首届北京碳中和学术会议在京召开,共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图景。京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明星作为学会发起单位代表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采用1场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的形式举行。市科协党组书记丁勇,党组成员、副主席宋伟琦;北京碳中和学会理事长姜帆;中国科学院大学院士吴德胜,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带头人郑楚光,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荣,中国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广清;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胡汉军;市科协科创部相关负责人、学会副理事长、理事、会员代表,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近210人参加会议。北京碳中和学会秘书长李海滨主持。
郭明星在致辞中感谢了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集团发展的各级领导、专家和同仁。他表示,京能集团作为首都能源国企,始终以实现“双碳”目标为使命,以服务首都绿色低碳发展为己任,愿与各方紧密携手,共同探索新形势下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路径。坚持用足政策,引智赋能,以学会为平台,加强与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学会会员单位的密切合作,进一步提升集团对碳市场的洞察能力、服务能力,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坚持用活案例,孵化场景,推动技术落地,着力建设好一批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高、污染物和碳排放低的绿色低碳示范项目,助力碳排放有效管控。坚持用好平台,加深合作,借助北京碳中和学会这个高水平学术平台,持续加大集团“碳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专业化管理能力,为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丁勇代表北京市科协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北京市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160万首都科技工作者之家,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科技经济融合和科技人才成长。通过举办科技交流学术月、支持学会开展品牌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鼓励学会发挥各自优势,聚资源、融大局、搭平台,凝聚思想共识、荟萃科学发现、促进科技发展,更好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未来,北京市科协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北京碳中和学会发展。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学术交流机会,激荡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力量,为北京市的产业、科技发展再出高招良策,为建设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
姜帆在致辞中表示,一年多来,学会以管理立身,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审议通过《学会章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托“光储直柔”一体化技术,打造“双碳”科普展厅,将先进的综合能源服务和节能降碳技术具象化展现。以赋能立魂,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目标,努力搭建企业与学术界的桥梁纽带;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围绕“五个一批”,为政府科学决策、企业创新发展有效赋能。以育人立本,申报市总工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培训示范点;开展市科协“优秀工程师人才职业生涯全周期服务”碳中和领域研修培训,圆满完成超千人的2024年北京市工程技术能源序列副高级、中级职称评审答辩。以服务立心,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活动,畅通内部交流与合作,学会会员总数超300个,其中单位会员超100家,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在专家主旨报告环节,郑楚光、黄晶分别作了题为《碳中和愿景下的机遇和挑战》和《我国碳中和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展望》的报告,介绍了煤燃烧与低碳利用方面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向,从宏观政策和国际视野出发,深入解读了碳中和战略在国家发展和全球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学会副理事长刘海峡发布了2024年学会“一批碳中和先进适用技术”“一批碳中和典型案例”和“一批双碳‘领跑者’企业”。
会议还开设了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及其应用、固碳与CCUS、建筑碳中和、工业节能降碳、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等6个平行分论坛,各成员单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共探发展。
此次会议,是北京碳中和学会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京能集团将履行好发起单位的职责与使命,与学会各会员单位一道,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上一条 :习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下一条 :集团领导到怀柔实验室调研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