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运体育官方网站,开运体育(中国)

News Center

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十年春风,与国同行(力量篇)

2024-02-28 阅读次数:1174 新闻作者:京能集团

2014年初,一场春风吹动了京津冀的心。

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深刻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从那时起,一个新的起点出现在中国滚滚向前的时间轴上,亿万奋斗者并肩携手、创造荣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雄安新区建设稳扎稳打、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扎实推进、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相继落地……这场春风吹了十年,吹绿了青山、滋润了大地,繁荣了生活、幸福了百姓。

回首十载过往,京能集团与国同行的脚步从未停歇。优化产业布局、能源结构转型、深化国企改革、“三个京能”建设、高质量发展……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关键词,刻印在时代浪潮中,京能集团用光明与温暖,护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巨轮起锚扬帆、劈波斩浪。

力量篇

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发挥着塑造社会主体技术和经济发展范式的基础性作用,能源更是京能集团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征程中,京能集团勇担使命、锐意进取,把这股磅礴力量变得更加绿色、更加坚实、更加丰满。

京能集团的血脉中是首都国企的责任与担当,骨子里是能源企业的坚定与执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京能集团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能源主业,创造出推进首都能源结构转型的一个个生动实践。

量质齐升,守好首都温暖底线

十年中,京能集团积极推进融合改革,所属北京热力发展势头迅猛,以热电协同为突破口,全力拓展首都及全国供热市场,积极推进智慧供热改造,不断提升供热服务质量;集团收购华通热力成立京能热力公司,企业供热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3年底,管理供热面积5.74亿平方米,其中京内面积3.91亿平方米,完成智慧供热改造4500万平方米。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正是京能集团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之一。

该中心包含副中心供热管理中心、副中心智慧供热调度指挥中心、96069供热客服中心、智慧供热展示中心四部分。以“需求减量、低碳替代、智慧高效”为建设原则,实现低碳建筑与地热、光伏、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系统耦合,供热供冷用能100%自给自足,全年减少电力消耗38万千瓦时,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90%以上,高于现行节能标准30%左右,可实现近“零”碳排放,并通过清洁低碳能源多能耦合方式同步达到减排目的。

今年是北京热力京热发展通州分公司在城市副中心开展供热服务的第15年,也是北京热力实现副中心智慧供热“一张网”的第一年。这张“网”蜿蜒约123公里,维系城市“温度”,为副中心及通州老城区共2295万平方米的用户供热,温暖着千家万户。

“今年供暖季,我们派出的供热管家有1000多人,都是‘包干’到户,‘一对一、点对点’地服务居民。”通州分公司工作人员说到,“不光是供热管家,今年我们还有300余名维修人员值守在一线,随时上门解决居民供热问题。”

在通州河东5号热源厂智慧化供热调度中心里,有一面超大屏幕,这是城市副中心供暖的“大脑”。“我们这座建筑是国内首座近零能耗建筑,调峰热源以天然气为燃料,可以做到氮氧化物排放每标准立方米小于等于30毫克。减排的同时不降居民室温,优化环境,还能提升能源效率,真正实现绿色供热、环保供热。”工作人员介绍到,“调峰燃气热源厂以三河热电厂作为基本热源,有两台58兆瓦燃气锅炉和1台29兆瓦燃气锅炉,根据气温变化可随时启停,为城市副中心区域热网补充热源。”

京能集团加入新一轮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区域清洁能源供应,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绿电进京”步伐,全力以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在企业产业布局方面,优先落实保障京津冀区域能源类项目,大力开拓京津冀电力市场,提高装机容量。

“张北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这是张北地区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一座座高耸的“白色巨人”遍布广袤无垠的草原,为冬奥场馆提供电力保障。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配套基础设施,“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是国内首个复杂环境下的大规模智慧化风电场集群,实现了工程规划、勘察、设计、建造、运行全过程数字化,也建成了国内首个碳中和风电场,成为国内新能源领域探索碳中和的先驱。

工程克服了建设地区生态脆弱、生态恢复难度大等诸多困难,从启动伊始就引入绿色建造概念,在设计优化、设备选型等方面最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通过张北柔直和张雄特高压将绿电送至北京市及冬奥场馆,与京能集团同期建设的延庆赛区综合能源、房山区绿电制氢和丰台区绿电供热项目,形成了上游风电、下游制氢供热的产业协同模式,为首都提供综合性的清洁能源保障。

项目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实现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100%绿电供应,为冬奥会供应绿电1.7亿度,占冬奥场馆总用电量的近50%。如今,工程每年发绿电30.64亿度,可满足90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减排二氧化碳305万吨。2023年12月24日,2022—202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张家口—北京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荣获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国内首个陆上风电工程。

京能集团所属京能国际聚焦京津冀区域新能源和综合能源业务,目前在京已落地光伏项目共9个,总装机达31.8875兆伏,分布在北京市朝阳区、丰台区、顺义区、怀柔区等8个城区。其中在全亚洲规模最大的火车站——丰台站所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6.5兆瓦,在项目全生命周期25年中总发电量约1.76亿千瓦时,预计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二氧化硫5160吨,氮氧化物2580吨。光伏发电项目的投用,增加了丰台站绿电使用率,同时使丰台站整体供电系统更为安全,既保证了经济效益,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为首都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京能集团总部所在的朝阳区CBD国际大厦,不仅是北京中央商务区中唯一以“CBD”命名的大厦,更是一座“碳”不多的建筑。当你俯瞰它时会发现,在这栋103米高的大厦屋顶有着成片的湛蓝光伏板,这是由集团能源科技创新研发投资运营载体——京能科技所建设投运的屋顶光伏项目。项目由96块高效双玻双面组件构成的光伏走廊、54平方米的光伏幕墙、110平方米柔性光伏屋面共同组成,装机容量74.9千瓦,年均发电量约5.2万千瓦时,可节约标煤17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吨/年。在项目的助力下,CBD大厦实现了“碳(C)不(B)多(D)”的目标。

高标准建设,确保首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沿着北京市石景山区阜石路高架桥行驶,路旁高耸挺拔的烟囱、整齐划一的储煤筒仓、造型鲜明的冷却塔格外显眼,这里便是石景山热电厂。2015年3月19日,石景山热电厂燃尽了最后一块存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1922年2月开始向京城送电,到正值壮年的燃煤热电联产机组退出运行,这座北京最老的燃煤热电厂贡献了全部的能量。

煤电是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作为首都能源保障的主力军,京能集团在河北省兴建涿州热电,为首都服务了百年的石景山热电厂“涅槃重生”。2018年,深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涿州热电2台350万千瓦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先后投入生产,这座践行“传递光明 温暖生活”企业使命的电厂,不仅加快了首都能源结构调整,还为三地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作出积极贡献。项目开创性地建设绿色城市燃煤热电联产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厂内自主开发的智能水网项目实现了全厂废水全部回用,使之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较早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电厂和花园电厂。四季如春、绿色创新、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涿州热电的新名片。

“涿州热电是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基于纳滤分制盐技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电厂,替代关停房山区和涿州市两地高污染、高能耗燃煤小锅炉近500台,每个供暖季可节约天然气约2亿立方米,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优化能源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涿州热电设备管理部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工程电力直供京津唐电网,供热服务范围包括北京市房山区和河北省涿州市,覆盖房山区韩村河、窦店等四个重点镇以及涿州市主城区和码头等区域,满足了近50万人的供热需求。

为进一步满足京涿两地供热需求和电力需求,有效提升两地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环境质量,涿州二期百万千瓦扩建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将投资扩建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建成后可满足约42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需求,其中北京市房山区约1800万平方米,涿州市约2400万平方米,同时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电量约90亿度。

上一条 :【法治园地】物业管理条例2024版(08) 下一条 :【法治园地】物业管理条例2024版(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