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继续围绕“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能源为主、适度多元、产融结合、协同发展”的业务组合战略,实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国、走向世界”的空间布局战略,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努力提升服务首都发展能力,努力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着力建设成为管理模式先进、盈利能力稳健、人才队伍精干、绿色安全高效,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首都综合能源服务集团。
11月27日,《工人日报》头版“深化‘产改’进行时”专栏、“全国总工会”微信公众号报道了京能集团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典型经验。
报道原文如下:
近日,在京能集团“京能杯”劳动和技能竞赛中,多名职工脱颖而出。其中,清洁能源所属京丰燃气检修班长田洪杰,凭借精准的焊接技术,荣获“京能工匠”称号。他的事迹在全集团范围内树立了工匠精神的典范。
随着集团“产改”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深化,一批批高技能人才和劳模工匠涌现出来。京能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孟文涛表示:“通过打造技能竞赛、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名师带徒三者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型,为高技能人才搭建起了成长阶梯,推动集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技能竞赛 三级递进
“每次竞赛都是一次自我突破的机会。”田洪杰说,“通过竞赛,我不仅提升了技能水平,更坚定了传承工匠精神的决心。”
京能集团工会找准道路,摸索出一套符合企业需要和发展的集团级、平台级、企业级三级递进的技能竞赛模式,以实战实训实练为职工提供技能提升平台。
每年,企业级竞赛聚焦助力任务指标、岗位练兵比武,开展兼具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小类型竞赛近300场,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平台级竞赛聚焦专业技能提升、挖掘技能人才,开展兼具竞争性和创新性的专业竞赛30场,形成了多个平台级专业竞赛工种。集团级竞赛以“京能杯”职工技能大赛为载体,以“引领行业、铸就匠心”为方向,在高技能人才挖掘上找重点、补弱点,实现集团产业布局全覆盖。
通过三级递进技能竞赛的蓬勃开展,每年覆盖职工6000余人,延伸到生产、管理各岗位。“通过竞赛,我们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全国能源行业火力发电集控值班员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获得者、京能电力京秦热电职工周新民说。
“近几年,一批高技能人才竞相涌现,集团技术能手人才库人数已近500人。”孟文涛介绍道。
创新模式,三位一体
京能集团所属京能科技工会组织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广大职工积极响应。其中,李振华创新工作室经过数年的研发和推广实施,已经实现了集团内所有超临界直流炉机组均具备负荷快速响应能力的目标,机组灵活性居同类型机组前列,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数百万元。
京能集团工会深化职工创新创效,设计了一套提升技术能力和精益管理的“职工创新工作室、班组团队创新、全员岗位创新”的一体化职工创新创效模式。今年以来,共4117名职工积极参与,征集“金点子”合理化建议1301条,采纳实施590条,形成184个岗位创新成果。全员岗位创新实现了“量”变。以此为契机,创建“三型五级”(劳模型、技师型、工程师型;国家级、省市级、集团级、企业级、车间级)创新工作室,发挥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作用,加速推动创新实现“质”变。
京能集团所属清洁能源京西热电运行班组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机组运行中的安全稳定性问题,开展全员岗位创新活动。电气室成员杨涛提出变压器风冷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为公司节约了PLC维护及更换费用50万元。同时,该创新经验在集团内部得到广泛推广,改造方案代表集团参加了全国职工“五小”创新成果路演。
目前,京能集团共有各级各类创新工作室102个,涵盖能源、管理、智能化、医疗、文旅等领域。开展创新项目和课题研究244个,形成创新成果237个,获得发明专利120个、实用性专利177个。
名师带徒,接续传承
京能集团工会深耕技能人才土壤,打造了一套推动青蓝携手接续传承的名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
运用技能大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活动成果,组织涌现出的高技能人才,与“好苗子”结成对子,以老带新。目前,企业级师带徒结对1068个,平台级265个,集团级33个,实现了师带徒各层级全覆盖。
走进京能集团技能实训基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基地一角,“大师傅”李永刚正在耐心地指导一位年轻技术员如何高效执行“二拖一”机组背压工况下退并汽操作。相比传统操作,这种技术不仅可将机组启停时间缩短近3个小时,单次即可为公司增收20余万元。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政修在集团“名师带徒”计划中担任导师,同时也是“智慧水务”团队的带头人。他带领着年轻的徒弟们开展350MW湿冷燃煤供热机组的循环冷却水生化处理防腐、防垢、防微生物滋生机理研究及示范应用,实现每年节水230万吨,降低排污量160万吨,节电107万千瓦,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6.65万元。
“产改”不仅为京能集团的发展加码赋能,也让产业工人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京能集团结合技能竞赛层级与竞赛成绩,施行明确的奖励措施和奖励标准,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考核、使用和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技术技能津贴和高技能领军人才聘任及激励方案,确保技能人才在收入和职业发展上得到双重提升。
上一条 :【绿色生活】垃圾分类测试题(209) 下一条 :集团举办2024年纪检干部业务培训班